中国快销论坛

标题: 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泸州陈曲总代理    时间: 2023-12-26 08:19
标题: 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
不少北方人知道黄酒,大抵源自鲁迅那篇叫做《孔乙己》的小说。小说里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要温两碗酒、一碟茴香豆”的情节仿佛历久弥香的老酒,穿过儿时的记忆久久挥散不去。通过这个情节,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一是黄酒要温着喝;二是茴香豆是下酒的标配。以致多年以后我们能够描述的喝酒最美好的画面莫过于此:一个下午,二三好友,几瓶老酒,一盘茴香豆。
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
虽然如此温情的画面在如今白酒盛行的社会近乎奢侈,但在民国时期,却是一件普遍而又风雅的事情。据说,鱼干、茴香豆、点心、黄酒便是鲁迅先生最爱的搭配。在江、浙、沪、闽地区的大家庭和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中,对黄酒的忠诚度是比较高的。饮黄酒也不像啤酒那样用以解渴,适宜速饮,不像烈性的白酒需“一口闷”方能体会其香和味。因此,饮用黄酒的人,往往会被认为具有黄酒那种不烈不淡,醇厚敦朴的“中庸”性格。
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
事实上,中国人饮黄酒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主要和酿酒技术的发展过程有关系。据考证,至少在殷商时期人们便开始酿造黄酒,而在北魏时期才有了关于酿酒技术的系统性的总结。唐宋时期是黄酒发展的巅峰时期,酿造技艺也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北山酒经》中对酿造黄酒的每一个步骤都做了原理性的总结,甚至明确记载了“煮酒”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这比西方社会提出的“高温杀菌”整整早了700年!直到元朝,随着蒸馏器的引进,蒸馏酒才逐渐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才初具雏形。但这时候黄酒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明朝时黄酒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出现了南酒北酒之分。随着南酒逐渐向北方推广,南酒逐渐成为主流,而北酒逐渐走向了没落。直到今天,黄酒的主要产地仍然主要分布的江、浙、沪、闽等地区,而北方,也只有山东即墨老酒、河北北宗黄酒、陕西稠酒和大连黄酒比较出名。数千年的酿造和饮用历史,使黄酒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文中国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而我们知道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关于酒的人、事、传统、风俗、仪式、礼节,以及诗词歌赋基本上说的都是黄酒,而白酒的流行,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明清时期白酒才兴盛起来,但其规模和影响仍不足以超越黄酒。黄酒的兴衰离不开技术、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推动和左右。清末民初,战争频繁,当时的北方盛行烧酒,而南方以黄酒为盛——南方的黄酒,家家可酿,而购买烧酒则需到烧房酒肆方可。
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
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民国时期,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此外,还有牛庄地区、天津地区以及山东地区。至此,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但即便如此,当时有身份的上层社会还是多喝黄酒,他们认为白酒燥烈,上不了席面。北京多喝花雕、惠泉、即墨黄酒、良乡黄酒。外地大宅门也喝黄酒,1948年曲阜清查孔府文物,从后堂楼清出来五十坛绍兴酒,上面泥封盖戳有咸丰、同治、光绪,打开酒坛子后满屋喷香,倒在碗里浓乎乎的。来源:佳酿网

作者: 如何做葡萄酒    时间: 2023-12-26 08:19
如何做葡萄酒,这里有所有求购北京产品的信息,点击此处查看!。这里有所有供应北京的信息,点击此处查看!。所有与北京有关的新闻、案例、知识点击此处查看!。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泸州陈曲总代理
作者: 威廉印象    时间: 2024-1-24 15:37
茅台天朝上品价格,茅台集团天朝上品,天朝上品多少钱,威廉印象,泸州陈曲总代理,<<民国时有钱人都在喝黄酒,为什么如今却逐渐没落了?>>




欢迎光临 中国快销论坛 (https://wzbj.beizongre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