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无需密码】

 
今日头条
淡季营销破局的11大方向36大招式,你想到想不到的,都有了!
在淡季,你首先要想到是什么?要想到,旺季我想要什么?未来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旺季的果决定现在要做什么?现在做了什么决定未来能够收获什么。淡季营销绝对不是业
餐饮渠道最全操作指南:团队、进店、专场、客情、促销、管理等等!
餐饮渠道是形象展示及直接消费的窗口,是白酒品牌推广的主要渠道之一。对于高端产品而言,餐饮渠道主要承担了品牌氛围营造和口感导入的基本功能;对于具有快速流通能力的中
白酒鉴别方法大全,告诉你14种鉴别白酒的方法!超强干货!
如何鉴别酒的好坏?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爱酒朋友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撇开品牌、外包装因素,“白酒经销商学院”整理了14种评判鉴别酒的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看(主
了解酱香,看完这篇文章就够了!
来源:陈香老酒 作者:曾品堂 说起酱香型白酒,大家脑海里想到的一定是茅台酒。然而,您是否知道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是谁?你是否又知道中国的酱香型白酒曾经也是四海普及呢
史上最全白酒终端铺市问题应对实战技巧、话术!
如果对方有一百个理由拒绝我们,我们一定有一千个理由说服对方!
查看: 5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2万

主题

4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698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09: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4月27日晚上,洋河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发布了2017年一季报,老唐偷懒没看财报,只是瞟了眼弹出来的新闻摘要。原因嘛,很简单,一者说好的过生休息;二者洋河的年报数据,不仅在三季报里预告过增幅,还在2月27日发布过业绩快报,数据已经精确到百元了;三者嘛,老唐自认不需要看也大致知道小洋子财报的模样。

      4月28日中午,有读者发来信息,累牛满面的表情夹着这样一句话:老唐,洋河跌停了!——跌停了?老唐火速打开行情软件一看,耶,真的跌停了。立刻开电脑联网看数据(还是不能免俗啊)。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特别的问题啊!再看新闻,发现新闻标题是“洋河季报现金流暴跌53%”。真是气笑了,赶紧搜刮口袋里可以动用的散碎银子,以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气势,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只可惜闲钱不多,买进的数量不值一提。

      上周抽空闲的时候,大致把当日仓皇逃遁者的思路揣测了一下,今天整理出来,做个分享,也算一个股市故事吧!——说起来,今天听到的轻松故事,背后可能却是无知者以大量金钱灰飞烟灭为代价垒出来的教训。

      当日,市场先生大致可能是这样思考的:第一步:看营业收入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关系(单位亿元)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要么变成销售收到的现金,要么变成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在以往年份的一季报里,销售收到的现金都是高于营业收入的,而今年一季报销售收到的现金远低于营业收入。再看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计增加额仅0.4亿,微不足道。加上考虑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都是含(增值)税口径,而营业收入是不含税口径,含税加总数据还大幅低于不含税的营业收入,这不是涉嫌财报数据造假吗?

      第二步,看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发现往年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都是高于净利润的,证明公司是实打实地赚到了真金白银。而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爆降为不足报表净利润的一半。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从以上两点,市场先生推测出,洋河股份销售不行了,卖出去的酒收不到钱了,报表利润只是纸上富贵。

      第三步,看当前股价。发现洋河自今年初低点55元左右,四个月时间上涨了约60%,“一定积累了大量获利盘”,所以,利空来袭+获利盘众多,你不跑,别人会跑。So:我跑先——,有多快、跑多快!

      然后嘛,由于有一大群人信奉“市场总是对的、价格反映一切”!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别人低价割肉,那一定是有某种我不知道的原因。所以,他割我也割,大家一起割。割G割G割G割G,我们割GG—聪明伶俐小一休——哈!。你割他也割,结果就是股价大跌,不断触发多种技术派止损条件,引发更低价格的花式割肉大赛,直到跌停,无法以更低价格割G了,世界终于安静了。

      于是,一部分“老唐”出手了。股价开始在底部挣扎,并在近几天时间里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爬起来了半个板。这完全是老唐2014年8月18日发在雪球的“股价波动模型”的完美演示版。这个模型对于理解投资很重要,这里再抄一次:

      假设市场上有两类投资者A和B,交易一家企业的股票。A类投资者研究企业情况,推导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依此决定买卖。一部分A类投资者认为股票的价值是40美元,一部分认为是50美元,还有一部分认为是60美元。

      B类投资者则不对公司做研究,而是依据价格走势趋势决定买卖。当股票价格上升时,他们买入,认为股价将继续上升;当股价下跌时,他们卖出,认为股价将继续下跌。他们通过跟随趋势,意图通过较小的损失博取较大的收益。

      假设交易开始的时候,股价为30美元。A类投资者开始买入,因为他们相信股票的价值为高于当前股价。他们的购买推高了股价。B类投资者发现股价上涨趋势,也开始买入股票,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

      越来越多的B类投资者加入购买行列,进一步带动上升势头。随着股价上升到40美元时,一部分A类投资者停止购买,但B类投资者及另一部分A类投资者继续购买。一旦股价上升到接近60美元,一些A类投资者可能认为股价已经被高估了(认为值40的那些),开始卖出。一旦股价超越60美元,所有的A类投资者都停止购买,其中许多开始抛售。这就减缓了上涨的势头,部分敏锐的B类投资者发现了这一点,他们也开始抛售。

      最终卖盘力量超过了买盘,股价开始下滑。随着更多的B类投资者发现下跌势头,并参与到卖出行列,股价下滑越来越快。价格一直下降到接近A类投资者在此开始购买的那一点为止,下跌趋势止住并开始出现逆转。

      这种模式持续进行,没有新的消息刺激,股价就在A类投资者设定的范围震荡。

      现在我们假设公司宣布一个没有任何投资者预期到的新产品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A类投资者修正了对公司价值的估计,范围变为60~80美元,他们开始买进,从而使股价开始一个新的震荡周期,但是震荡范围更高了。

      这个模型展示了股市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即使没有关于公司的任何新信息,股价也会波动;

      第二,A类投资者是决定股票价格水平的最终力量。

      ——摘自《价值:公司金融的四大基石》作者 蒂姆 科勒

      这些“老唐们”为何敢于扮演侠之大者呢?原因也不难,首先(说首先,是因为后面还有一条理由)因为市场先生对财报的解读是错的,知识性错误。

      第一步:一季度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大降。这个错误的原因很搞笑,大降是事实,但原因是公司提前把钱收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以半年为一个时段,将前一年四季度和当年一季度数据之和,去做个同比,就一目了然了: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以两个季度合计数据看,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不仅超过了营业收入,而且占比还是上升的。这与预收款余额从去年四季度初的13.4亿,增加到四季度末的38.5亿,再减少为今年一季度末的13.6亿,是完全吻合的。

      简单的理解,洋河有24.9亿(含税)的订单,在今年1季度交货并按照会计准则确认为1季度营业收入了,但却“没有在2017年1季度内收到现金”,为什么没收到钱呢?因为在2016年12月31日以前就收到钱了。提前收到钱,成了利空因素,是不是很搞笑?

      搞懂了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问题后,再看经营现金流净额问题就成了小儿科了。直接假设那24.9亿货款,不是在2016年12月31日以前收到的,而是在路上耽误了几日,到2017年1月3日才收到的。于是,“经营现金流净额锐降53%”的重大利空,瞬间变成“经营现金流金额同比大幅上升”的重大利好。

      至于对于“获利盘太多,所以要跑”的判断,老唐倒是没什么资格说三道四,这是技术派人士的常见依据,而且也不能说别人就跑错了。毕竟4月28日如果能赶在早上9:50之前抛出,可以卖出83~86之间的价格,相比当前收盘价82.9元,还是要高那么一点点的。更何况,技术高手们跑出来的钱,在过去10个交易日里,或许还能在别处捞几个涨停板也说不定呢!这个就不评价了。

      这种无厘头跌停板,其实茅台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也遇见过。2013年9月2日,茅台也曾跌停,当日跌停板收在117.53元(复权价,下同)。那个时间老唐在干什么呢?翻了下雪球帖子,当天本话痨居然无帖,不知道是出去玩去了,还是已经被吓死了,嚯嚯嚯!

      补充:老唐当时发帖推测2013年财报营收将增长20%达到316亿,最终报表营业收入只有309亿,增长了17%。但实际上公司下半年往预收款里面注入了22亿,否则营业收入轻松超过316亿(309+22/1.17=327)。

      三年多后的今天,站在400元之上的位置来看,2013年9月2日的跌停可怕吗?一点儿也不可怕。甚至在跌停之后,还继续阴跌了4个月,最低跌至2014年1月的91.3元。这哪是什么恐怖大熊啊,那是天上整整下了4个月的黄金雨。投资者是否能将漫天金钱捡回自家钵盂里,只取决于自己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理解。至于市场的情绪癫狂,有盆在手就再接点儿,盆满钵溢了,假装不在就是了——4月28日我就是这么干的。

      然而,仅仅是市场先生错读了财报信息,并不足以支撑老唐做出增持决定。同样重要的是,老唐认为,洋河当前的估值依然便宜。这个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呢,下篇聊。

      老唐首次介入洋河,是2015年8月31日,介入原因是因为读了洋河的2015年度半年报,对这家企业产生了兴趣,介入的价格是53.5元(说起来都是泪,老唐其实35左右已经注意到洋河了,然而由于一点理解上的不到位,一直到53才进去。伤心的往事,不提也罢)。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截止2017年5月12日,价格上大约有50%出头的浮盈吧!相对大盘指数期间约4%左右的跌幅而言,这个50%看上去还马马虎虎,貌似有那么一丢丢股神相,但如果补上实情“53.5买入洋河,是靠189元卖出茅台的钱”,那立刻就变成一笔胎神级别的臭棋了,汗!

      纯粹从股价的角度来说,自介入至今,洋河不仅跑输茅台,也跑输五粮液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泸州老窖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股价的波动,自认完全没有能力预测和把握,但企业经营方面,洋河的发展是令我满意的。或许还需要更长的赛道,才能赛出真本事吧!截止目前,我对洋河的信心没有动摇。

      需要多长的赛道,才能看出真本事呢?套用老唐在2016年4月29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上发表的《解密洋河的高成长》一文模式,回看2006年至今几大名酒企的发展轨迹——选用2006年为起点,是因为洋河于2009年上市,可追溯的最早披露数据是2006年的(单位亿元)。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2006年,洋河的营收只有汾酒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的2/3,今天则是汾酒的近4倍;2006年,洋河的营收只有老窖的57%,今天是老窖的两倍多;2006年,洋河的营收不到五粮液的15%,今天是五粮液的70%。在白酒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业上市公司中,洋河是当之无愧的成长王。

      同样,2006年,如果以茅台的净利润数据为100,则五粮液、老窖、汾酒、洋河的利润分别为78、23、17、12。到了2016年,同样以茅台净利润数据为100来比较,五粮液、老窖、汾酒分别萎缩为41、12、4,只有洋河,从12大幅成长为35。今天,洋河的净利润已经是老窖的三倍多,汾酒的近十倍,距离酒业老二五粮液,也仅有不足15%的差距了。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无论品牌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技术或者历史都不占据明显优势的洋河,为什么可以获得远远超越同行的经营回报?在《解密洋河高成长》一文中,老唐认为背后的秘诀是“大股东和管理层相互制衡的的股权结构带来的强大执行力”,简单概括,就是两点:

      ①管理层及技术核心人员共计持有了公司近25%的股份,以当前1250亿市值计算,整个管理层及技术核心人员有超过300亿身家压在公司里。他们跟我们站在同一条船上,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对他们比对我们更重要,他们压上了身家,压上了身体;

      ②国资委控股的洋河集团是第一大股东,但持股仅34.16%。公司管理层及其合作伙伴位列第2至第6大股东,合计持股约41%。很明显,在洋河,没有人可以一股独大,国资委不可以,管理层也做不到。这样的股权结构,形成了一种约束和平衡,使得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容易被支持;对企业有损的决策,有足够的动力去质疑。同时,使大约25%的公众股股东的立场有了争取价值。

      我认为这就是洋河与其他几家名酒企业的真正区别。作为业内人士,茅台公司李保芳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总经理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李总早在去年7月就公开在茅台公司内部提出:“茅台要向洋河学习,要深入学、用心学、真正学,要学习洋河的善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精髓和本质”。

      是的,洋河的特点在于人,在于它是所有白酒上市公司中首家管理层和企业利益攸关、荣辱与共的企业,所以他们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想在前、做在前,抢在同行之前,主动去求新、求变、求突破,并在对手醒悟和追赶之前,将差距越拉越大。与此相比,文化、品牌、历史、故事,都是可以用心去补的。

      正是这样的主观能动性,洋河人放弃了卖酒给经销商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的无压力模式,选择了由公司直接占领一线,带领经销商深耕市场的艰辛之路。这种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洋河拥有了一批能够操控终端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市场的营销队伍,大大增强了企业掌控市场的能力;同时规避了经销商在操作市场时因追求短期利益而产生的弊端,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厂商各自为战、相互竞争、两败俱伤、市场难以有效拓展的困局;

      正是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使洋河培育了超过3万名推广人员,已经渗透到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县市,组成了当前白酒行业最大的营销网络,拥有超过8000家深度依赖洋河的忠诚经销商;

      正是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使公司在行业寒潮袭来时,“求新求变求突破”,在2016年底,营收已经回到了2012年的历史高点附近,净利润数据距离历史高点也仅有5%左右的差距。而五粮液、老窖和汾酒,则分别还需要增长约10%、40%和47%才能摸回2012年营收高点,至于净利润,差距更大——茅台营收和净利润均有大幅超越2012年高点,是本轮行业危机中复苏最好的企业;

      
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


      正是这样的主观能动性,让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建立绵柔这一新标准,以喝着顺口替代传统浓香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白酒闻着香的诉求点,追求低度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条件下的好口感,成为“更年轻、更现代”的白酒,打造出蓝色经典系列知名品牌,并继续着眼长远,技术储备和完善着微分子健康概念白酒;

      正是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使公司能够手持6个中国驰名商标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两个中国名酒、中华老字号,层次分明地运作着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绵柔苏酒、柔和双沟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珍宝坊、蓝瓷、洋河大曲等多个知名品牌,全面覆盖了高、中、低档各个价位段;

      正是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使公司的新江苏市场从2015年底的298个,扩张到2016年的395个,并计划在2017年继续扩张到455个——董事长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的数据。

      所谓新江苏市场,是指年销售额超过800万的县和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的市。公司将深耕江苏省内市场形成的经验模板化,通过集中资源,聚焦投入,将市场做深做透,打造新江苏市场,然后逐步地将新江苏市场连成线,形成板块,最终实现深度的全国化。

      ……

      财报枯燥的数据背后,是这样一批已经由历史证明很内行、很能干,同时利益上和企业捆绑在一起的人在思考和打拼;财报枯燥数据的背后,是无论从规模上、品牌上、渠道上,均已占有行业明显优势,正在向浓香老大宝座奋斗的人才和资源集合体;财报枯燥数据背后,是已经吸引行业内公认最成功的巨头来学习的企业运行机制……作为他们的生意合作伙伴,我有什么需要好担心的呢?我觉着没有。抠头皮的事儿,留给他们操心,我们还是把时间浪费在看美剧读小说四处逛吃逛吃上比较合适。

      老唐目前信心满满地继续持“洋河三五年之内超越五粮液”的观点,并大致推测三年之内可以看见净利润超越,五年之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超,登顶浓香老大的宝座。

      远景看过了,我们拉近镜头来看看近期趋势。

      由于前瞻性地卡位“梦”和“蓝”,于是看上去似乎很好运地沾到了本届老大提出的“中国梦”口号,同时,借助全国各地雾霾笼罩,人们对天之蓝和海之蓝的渴望,蓝色经典系列在本轮行业危机中,获得了免费的广泛传播,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对公司在寒冬中复苏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2016年为例,蓝色经典系列已经贡献着约70%的营业收入。在销售量同比降低约5%的情况下(从20.9万吨减少至19.8万吨),营业收入同比提升约7.7%(从153亿提升至165亿),毛利率提升2.15%(从63.25%提升至65.4%),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升级形态很明显——此处提醒一个知识点,很多投资者不太熟悉洋河的成本计量方式,会疑惑为什么五粮液毛利率在75%左右,而洋河的毛利率才65%。这里面实际有个误解。简单的说,洋河把消费税计入营业成本,而五粮液则将消费税单列。例如2016年,洋河的营业成本里面包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含有15.74亿消费税(财报132页),如果按照五粮液财报口径,则2016年洋河营业成本应该是57.08-15.74=41.34亿,毛利率=(165-41.34)/165=75%

      据董事长王耀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在业绩说明会上的最新披露,洋河产品系列里,复苏情况最好的是高端品牌梦之蓝。他说:"蓝色经典系列目前发展稳健,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梦之蓝保持50%以上的增长。使行业实现了从茅五洋到茅五梦的华丽转身,牢牢占据高端品牌前三甲。目前来看蓝色经典产品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我们重点打造的战略性主导产品。"

      梦之蓝一季度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新江苏市场将由395个扩张到455个,加上2017年1季度公司主要产品整体上调出厂价,凭这三点,已经基本可以确定2017年洋河的增长将远超公司年报提出的10%目标。老唐推测,2017年,洋河营收将有可能冲刺200亿,江苏省内营收可能扭转下滑态势,而省外营收将首次超越省内营收。净利润水平将超越2012年历史巅峰,有望接近甚至可能突破70亿水平——在消费税税制改革没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下。

      至于市场传说的洋河酒品缺乏竞争力之说,坦率讲,我个人口味上也不太喜欢喝洋河,毕竟咱们大四川算是浓香酒大本营,最有群众基础和舌尖记忆的浓香型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是1573和五粮液。

      但是,看看洋河去年生产销售白酒近20万吨,仅次于牛栏山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二锅头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的全国第二大生产销售量酒企(五粮液销售14.9万吨,泸州老窖销售17.8万吨);再看看去年网上销量第1、累计销售量超过400万瓶的52°海之蓝375ml爆款,以及紧随海之蓝375ml和泸州老窖三人炫1000ml之后、累计销售超过100万瓶的42°洋河特曲爆款,网络爆款前3名里占了俩(糖酒快讯数据),就知道本酒鬼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数据已经证明洋河的产品很受广大消费者洋河新闻,新闻 从洋河的跌停说起,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依照洋河的盈利质量(报表利润含现金量)、盈利能力对资本再投入的要求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参照当前无风险利率水平,个人认为25倍左右市盈率可以视为洋河的合理估值位置,即2017年洋河的合理估值约为1700亿上下(分红后每股110元),当前价格依然处于低估状态中。

      提请注意,这是唐书房年报印象系列当中,除国投外,仅有的一次直接做出“当前价格处于低估状态中”结论的企业,所以必须要提醒:

      老唐当前持有着约40%的茅台和约5%的洋河,以上观点完全可能是受主观立场影响做出的乐观结论,请慎重对待。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公司经营情况和股价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低估≠不跌,低估≠马上涨。我可以白纸黑字写下来“我看好并持有洋河”,但这并不是你投资决策可以依赖的依据。记住:除了你,没有谁为你的金钱负责!

      (本文作者唐朝 来自“唐书房”)
来源:全景网《WE言堂》专栏特约 唐书房
   
亲,随意赏点呗!
酒业微信群汇总,群多、人多、免费进!想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0

主题

191

帖子

-391

积分

欠费会员

积分
-391
沙发
发表于 2021-3-6 02:48:12 | 只看该作者
水源地酒,这里有求购商标的信息,点击此处查看!。这里有供应商标的信息,点击此处查看!。所有与商标有关的新闻、案例、知识等,点击此处查看!。从洋河的跌停说起,酒业小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无图浏览|手机版|网站地图|点击进入论坛首页|中国快销论坛 ( 鲁ICP备19015885号-1 )|广告自助中心

GMT+8, 2024-6-16 21:57 , Processed in 0.271465 second(s), 10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