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销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无需密码】

 
今日头条
淡季营销破局的11大方向36大招式,你想到想不到的,都有了!
在淡季,你首先要想到是什么?要想到,旺季我想要什么?未来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旺季的果决定现在要做什么?现在做了什么决定未来能够收获什么。淡季营销绝对不是业
餐饮渠道最全操作指南:团队、进店、专场、客情、促销、管理等等!
餐饮渠道是形象展示及直接消费的窗口,是白酒品牌推广的主要渠道之一。对于高端产品而言,餐饮渠道主要承担了品牌氛围营造和口感导入的基本功能;对于具有快速流通能力的中
白酒鉴别方法大全,告诉你14种鉴别白酒的方法!超强干货!
如何鉴别酒的好坏?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爱酒朋友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撇开品牌、外包装因素,“白酒经销商学院”整理了14种评判鉴别酒的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看(主
了解酱香,看完这篇文章就够了!
来源:陈香老酒 作者:曾品堂 说起酱香型白酒,大家脑海里想到的一定是茅台酒。然而,您是否知道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是谁?你是否又知道中国的酱香型白酒曾经也是四海普及呢
史上最全白酒终端铺市问题应对实战技巧、话术!
如果对方有一百个理由拒绝我们,我们一定有一千个理由说服对方!
查看: 5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干货]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8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98792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5: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都成功了,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极少成功。邓小平主导的改革是个例外。可见,改革是个比革命还难的事。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中国企业又到了新一轮转型期,有从传统向互联网的转型,有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有从公司化向平台化的转型。总而言之,这一轮转型的难度,就如同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现在是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


转型从来就不仅仅是个观点、态度问题,转型还是个技术活,需要谋略,需要韬略,需要悟透人性。


没病谁愿意上手术台

转型路上从来不乏失败者,而且失败者可能还居多。


身体不舒服,但不承认有病,以为扛几天就可以了。这是很多病者的心态。

大病缠身,马上就没命了,上手术台没问题。所以,问题越严重,转型越快,置之死地而后生。


问题是那些小病患者,刚得病的患者,你要告诉他再不治疗就有危险了,他可能是不信的。在一个转型会上,主持人就问我:现在有些老板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要转型吗?我反问道:难道非得快死了才转型吗?


即使是重病患者,当大夫问病人“到底是手术还是保守疗法时”,病人是很犹豫的。做手术,可能手术台都下不来。现在医院为了保险,手术是要让家属签字的。保守疗法,虽然可能难治愈,但通常也不至于立即有生命危险。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本人家住医院,老婆也在医院。尽管有不少医德不良的大夫,但大夫的苦心不被患者理解也是常态。从大夫角度看患者,与我们看转型,真像啊!

好的大夫不仅能治病,也要说服患者配合治疗,其难度丝毫不亚于看病本身。


所以在转型方面,我们不必强求所有人齐步走,不必所有人思维同样超前。一定有先知先觉者,也有死不醒悟者。思想的流行与服装的流行遵循同样的道理,只有少数人是潮流的追随者。


转型最大的障碍在内部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转型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来自于对手,而是来自于内部同仁,因为转型的对象,模式可能是企业的一段光荣历史,可能是很多人赖以骄傲的资本。当转型意味着否定过去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该不该转型,而是情感上是否能接受对辉煌过去的否定。也许在没有转型之前,人们会对传统的东西牢骚满腹,甚至痛陈传统的弊端。然而,转型一旦发动,人们会发现自己早已是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转型也牵扯管理层面的公司政治,公司政治是一个比转型技术更复杂的问题。如此看来,转型的衍生问题可能比转型本身更复杂。


说服,还是“征服”?

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是说服。说服,对少数人有用。

对大众,说服很有难度,转型尤其如此。大众通常是被“征服”的。这里所说的“征服”,不是武力征服,而是用事实征服。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比如,一家代理商转型互联网,开了一场培训会,没用,说服不了。然后,代理商带几个思维相对超前的客户到外地考察,客户被事实“征服”了。然后,拿这几个客户做样板,又把其它客户“征服”了。


中国人向来善于做样板,做示范,因为中国人更倾向于相信“事实”,眼见为实。


转型,谁同化谁?

一家企业想转型,一直没成功,因为“老人”居多。也许平时有矛盾,但对待转型却是共同抵制。

后来,老板提出招新人。结果新人进来后,却迅速被“老人”挤走了,毕竟“老人”在人数上有优势,在心理上、在影响力上也有优势。最后发现,招聘的新人,要么被“老人”同化,要么离开。


后来,我给这家企业招聘了一大批新人,而且新人独立运作,采取“新人、新市场、新方法、新政策”,迅速取得了业绩,然后再用这批新人去同化“老人”,把“老人”一个一个掺杂到新人队伍,这样就做到了新人同化“老人”。


从存量入手,还是从增量入手?

为什么有存量的企业转型很难?因为害怕存量受影响,害怕既得利益受损。所以,平时的规模优势,在转型期就是“规模包袱”。存量越大,转型越犹豫。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转型如果从空白或最差的市场做起呢,如果从新产品做起呢,那么存量是不受影响的,存量就不是转型的障碍。比如,最近两家同行业的企业同时转型电商,一家从最优质的客户做起,客户销量上升了,但利润下降了。另一家成立独立公司,从新客户做起,不影响老客户,而且新增销量也没有可比性。也许,两家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


置之死地,向死而生

越是好市场,转型越困难。南方一家曾经非常红火的食品企业,多次提出转型方案,总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由于沉浸于过去的成功不愿转型,这家企业江河日下,以至领导班子提出“每年销量下降10%的年度计划都已经习以为常。尽管如此,转型仍然阻力重重。后来,直到东北市场彻底崩溃,才死马当活马医,允许东北区域负责人自行决定转型,但其他区域仍然不变。两年后,东北市场转型成功,市场全面复苏,成为该企业最好的市场。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不要以为上述案例很可笑,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发生过。因此,当转型阻力过大时,可以让有些市场“先死后生,即先让那些差市场彻底烂掉,烂到没人敢碰,反对转型的人都躲得远远的,然后才有转型并获得重生的机会。


来源:刘老师论坛 作者:刘春雄

爱打赏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酒业微信群汇总,人多,群多,精准,实名入群,想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8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987928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22:4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都成功了,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极少成功。邓小平主导的改革是个例外。可见,改革是个比革命还难的事。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中国企业又到了新一轮转型期,有从传统向互联网的转型,有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有从公司化向平台化的转型。总而言之,这一轮转型的难度,就如同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现在是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

转型从来就不仅仅是个观点、态度问题,转型还是个技术活,需要谋略,需要韬略,需要悟透人性。



没病谁愿意上手术台
转型路上从来不乏失败者,而且失败者可能还居多。

身体不舒服,但不承认有病,以为扛几天就可以了。这是很多病者的心态。
大病缠身,马上就没命了,上手术台没问题。所以,问题越严重,转型越快,置之死地而后生。

问题是那些小病患者,刚得病的患者,你要告诉他再不治疗就有危险了,他可能是不信的。在一个转型会上,主持人就问我:现在有些老板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要转型吗?我反问道:难道非得快死了才转型吗?

即使是重病患者,当大夫问病人“到底是手术还是保守疗法时”,病人是很犹豫的。做手术,可能手术台都下不来。现在医院为了保险,手术是要让家属签字的。保守疗法,虽然可能难治愈,但通常也不至于立即有生命危险。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本人家住医院,老婆也在医院。尽管有不少医德不良的大夫,但大夫的苦心不被患者理解也是常态。从大夫角度看患者,与我们看转型,真像啊!
好的大夫不仅能治病,也要说服患者配合治疗,其难度丝毫不亚于看病本身。

所以在转型方面,我们不必强求所有人齐步走,不必所有人思维同样超前。一定有先知先觉者,也有死不醒悟者。思想的流行与服装的流行遵循同样的道理,只有少数人是潮流的追随者。



转型最大的障碍在内部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转型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来自于对手,而是来自于内部同仁,因为转型的对象,过去模式可能是企业的一段光荣历史,可能是很多人赖以骄傲的资本。当转型意味着否定过去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该不该转型,而是情感上是否能接受对辉煌过去的否定。也许在没有转型之前,人们会对传统的东西牢骚满腹,甚至痛陈传统的弊端。然而,转型一旦发动,人们会发现自己早已是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转型也牵扯管理层面的公司政治,公司政治是一个比转型技术更复杂的问题。如此看来,转型的衍生问题可能比转型本身更复杂。



说服,还是“征服”?
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是说服。说服,对少数人有用。
对大众,说服很有难度,转型尤其如此。大众通常是被“征服”的。这里所说的“征服”,不是武力征服,而是用事实征服。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比如,一家代理商转型互联网,开了一场培训会,没用,说服不了。然后,代理商带几个思维相对超前的客户到外地考察,客户被事实“征服”了。然后,拿这几个客户做样板,又把其它客户“征服”了。

中国人向来善于做样板,做示范,因为中国人更倾向于相信“事实”,眼见为实。



转型,谁同化谁?

一家企业想转型,一直没成功,因为“老人”居多。也许平时有矛盾,但对待转型却是共同抵制。

后来,老板提出招新人。结果新人进来后,却迅速被“老人”挤走了,毕竟“老人”在人数上有优势,在心理上、在影响力上也有优势。最后发现,招聘的新人,要么被“老人”同化,要么离开。

后来,我给这家企业招聘了一大批新人,而且新人独立运作,采取“新人、新市场、新方法、新政策”,迅速取得了业绩,然后再用这批新人去同化“老人”,把“老人”一个一个掺杂到新人队伍,这样就做到了新人同化“老人”。



从存量入手,还是从增量入手?
为什么有存量的企业转型很难?因为害怕存量受影响,害怕既得利益受损。所以,平时的规模优势,在转型期就是“规模包袱”。存量越大,转型越犹豫。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转型如果从空白或最差的市场做起呢,如果从新产品做起呢,那么存量是不受影响的,存量就不是转型的障碍。比如,最近两家同行业的企业同时转型电商,一家从最优质的客户做起,客户销量上升了,但利润下降了。另一家成立独立公司,从新客户做起,不影响老客户,而且新增销量也没有可比性。也许,两家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



置之死地,向死而生
越是好市场,转型越困难。南方一家曾经非常红火的食品企业,多次提出转型方案,总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由于沉浸于过去的成功不愿转型,这家企业江河日下,以至领导班子提出“每年销量下降10%”的年度计划都已经习以为常。尽管如此,转型仍然阻力重重。后来,直到东北市场彻底崩溃,才死马当活马医,允许东北区域负责人自行决定转型,但其他区域仍然不变。两年后,东北市场转型成功,市场全面复苏,成为该企业最好的市场。
转型,刘春雄 转型也是个技术活
不要以为上述案例很可笑,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发生过。因此,当转型阻力过大时,可以让有些市场“先死后生”,即先让那些差市场彻底烂掉,烂到没人敢碰,反对转型的人都躲得远远的,然后才有转型并获得重生的机会。


来源:刘老师论坛 作者:刘春雄

酒业微信群汇总,人多,群多,精准,实名入群,想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无图浏览|手机版|网站地图|点击进入论坛首页|中国快销论坛 ( 鲁ICP备19015885号-1 )|广告自助中心

GMT+8, 2024-6-6 15:16 , Processed in 0.324907 second(s), 8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